楊春湖畔、武漢站旁、百年名院優質醫療資源“跨江”擴容。8月7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洪山區人民醫院)正式投入運行。
武漢市中心醫院作為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培訓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三級甲等醫院,充分發揮中國頂級醫院100強的責任與擔當,在143年的建設發展中首次“過江出城”,新建楊春湖院區,邁上“一院多區”的新征程。作為武漢的新“門戶”,楊春湖片區由此告別無公立三甲醫院的歷史。

楊春湖院區按“平戰結合”模式建設,總建筑面積約23萬平方米,設置床位數1000張。新院區充分發揮市、區兩級醫院優勢,全面引入樓宇智能化系統和智慧醫療系統,在洪山區成立首個數字化區域醫療聯合體,服務半徑輻射洪山區、武昌區、青山區等近400萬居民,乘高鐵之翼惠及省內及中部地區群眾。
華康醫療基于自身專業技術和精湛工藝,不僅補齊區域醫療資源不足的“短板”,而且增強楊春湖院區數字便民惠民服務能力,打造國內先進的新一代數字孿生、智慧醫院,讓智慧醫療持續賦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項目建設內容
點擊播放按鈕觀看項目完整視頻
項目名稱: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醫療凈化項目
科室類別:手術部、急診手術室、DSA手術室、產房、ICU、EICU、NICU、CCU、RCU、內鏡中心、介入中心、檢驗中心、病理科、病理科PCR、輸血科
系統類別:凈化裝飾裝修、凈化空調系統、強弱電系統、智能信息化系統、醫用氣體系統、給排水系統
項目定位:建設“醫防融合”“連續性”醫療健康服務平臺,打造成區域醫療聯合體、國內一流的智慧醫療服務標桿醫院。

醫院內景
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醫療凈化項目是一個龐雜的系統工程,華康醫療從院區發展定位、醫療服務輻射范圍、特殊科室建設的可持續性、智慧醫療系統未來趨勢等多個維度對項目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分析和策劃。
公司就項目目標、建設范圍、工藝流程等與院方積極溝通,保證方案能夠有效落地,所想即所見,所見即所得。該項目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以智慧、節能、綠色為亮點,以數字賦能為路徑,提升了醫院整體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增強人民群眾就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二、項目亮點
匠心·以技術為支撐
華康醫療始終踐行“用品質贊美生命”的企業愿景,實行樣板先行,自檢每一道工序,優化每一項工藝。在電氣、暖通、給排水、裝飾裝修等技術方面,嚴格按照國家及地方現行有關規范、規程及行業標準,并根據楊春湖院區實際建設情況與需求規劃項目建設方案。通過轉化技術創新成果,高質量完成項目,追求極致匠心。
1、“平疫結合”模式
作為武漢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設項目,楊春湖院區按“平疫結合”模式建設。華康醫療在ICU、RCU等特殊科室建設上通過切換不同的氣流組織形式,醫院不同階段的使用需求,“平時”作為三甲醫院采用常規醫療職能模式,“戰時”可快速轉換,投入公共衛生防控救治。在凈化區域布局上,嚴格執行“三區兩通道”的要求,潔污流線分明。同時設置獨立冷熱源,保障凈化區域使用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ICU“平疫結合”模式人員動線圖

潔凈走廊

污物走廊
2、BIM技術優化空間布局
華康醫療基于前期設計規劃,在機房空間布局上綜合考慮楊春湖院區建筑結構、電力供應、通信系統、安全維護等因素,采用樓頂戶外機房與室內機房布局相結合的形式。
公司專業技術團隊運用BIM技術,通過專項模擬,細化建筑布局、優化管線排布、規劃人員動線,確保項目設計的精確性,高效輔助全專業、全過程施工管理,實現內部機房管道科學布局,增強檢修的便捷性,打造精品工程。

機房BIM規劃圖
室內機房實景
此外,華康醫療打造樓頂“花園式”機房,不僅提高了空間利用效率,同時預留發展空間,確保未來機房的可擴展性,排列整齊的管道與生機勃勃的綠植景觀,兼具功能性與美觀性。

樓頂“花園”機房
高效·以智能為特色
華康醫療作為智慧醫療集成化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基于自身在醫療信息化系統、醫療建筑智能化系統、定制化系統研發等方面的技術優勢與實踐經驗,通過技術創新構建智能化信息系統,形成智能化監測與管理,助力楊春湖院區在全省率先推出智慧藥房、智慧病房、智慧物流,實現一站式高效診療服務新模式。
1、智能化信息系統
開展智能化信息設施系統建設是醫療改革的重點,也是楊春湖院區打造“智慧醫院”的基礎。華康醫療深入了解院方“智能化”建設需求,綜合布線采用全光網絡,光纖傳輸,相比傳統網絡有極大的傳輸容量和很好的傳輸質量,能滿足語音、圖文、視頻等數據信息傳輸的要求。通過綜合布線系統,最大限度地采集、存儲、傳輸、利用、共享信息,優化楊春湖院區醫護人員工作流程,為高效的診療決策提供智能化支持,打造現代化、信息化、智慧化的醫療體系,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病房對講分機/手持呼叫器安裝線圖
2、智能化監測系統
華康醫療針對楊春湖院區對醫療凈化工程智能化監測的具體需求,進行功能定制和系統設計。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各個科室、護士站、關鍵區域走廊、機房設置智能化監測系統,實現對環境、中央空調、醫用氣體等設備的實時監測預警和故障排查,提高醫療服務的安全性、高效化。
壓差監測系統

電子微壓計實時進行壓強監測,精準度更高、更便捷,醫務人員根據需求及時調整手術室壓強情況。
3、智能化管理系統
華康醫療通過提供統一的管理界面和數據交互平臺,實現與空氣凈化設備、新風系統、溫濕度控制系統、行為管理系統等的數據對接和控制。物聯網系統實現了無線網絡集合及定位功能、醫療設備的互通互聯,賦能醫院管理系統,提高醫療服務的響應速度與服務水平。公司將項目內的自控系統接入醫院數智化運營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通過“一屏統管,一鍵指揮”,建立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體系,促進楊春湖院區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空調機組自控系統
監控機組運行狀態,根據各區域需求智能化調節,及時預警,維護醫院的安全、穩定、高效運營。
此外,華康醫療通過將自控系統接入大樓智能化系統,構建既面向患者又面向醫務人員的智慧服務新模式,例如探視系統、安防系統、監控系統等,提高醫院服務質量與效率,打造醫院服務新標桿。
療愈·以患者為中心
醫療凈化項目建設既要滿足醫療服務的功能性,又要突出“以人為本”的服務初心。華康醫療在色彩、光照、聲音、功能、自然環境、裝飾材料、空間布局等方面進行人性化設計,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生理、心理需求,營造豐富的空間感受,滿足使用者對舒適度的要求以及行為規律,提高使用者的獲得感、幸福感。
1、綠色生態:自然療愈功能
華康醫療重視綠植空間與醫療建筑的有機結合,以患者為主體,通過連續性的景觀庭園、室內綠植擺放,消解傳統醫療空間的“冰冷感”與醫療建筑的“壓迫感”,打造“家庭式”就醫環境。

內鏡中心
此外,內鏡中心、NICU、CCU、RICU等區域安置了大面積玻璃采光窗,節能通透。在提供充足自然光照的同時,將室內空間與外部自然景觀完美融合,光影搖曳,樹影婆娑,再搭配淡綠色的空間裝飾色彩,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就醫環境,有效發揮自然療愈的功能,給予患者心靈上的慰藉。

EICU留觀室

CCU單人病房
2、安全裝飾:穩穩的新“醫”靠
介入中心手術室自動門通過涂抹硫酸鋇,增加鉛皮厚度,有效防輻射;手術室采用橡膠地板,其他區域采用PVC地板,防滑耐磨,綠色健康,踐行了醫院可持續發展理念;病房墻面采用隔音材料,通過增加巖棉厚度,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診療環境;潔凈走廊、換床間等病車通過區域的墻面均設置ABS防撞帶,氣密封門上設置不銹鋼防撞帶,陽角處采用軟包材料包裹,防止磕碰受傷。

正壓百級手術室

RICU

手術部走廊防撞帶
華康醫療打造的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醫療凈化項目是公立醫院順應新時代醫療改革的重要舉措,公司通過提升關鍵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助力楊春湖院區發揮市區兩級醫院優勢,擴大優質醫療資源輻射覆蓋范圍,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智慧醫院生態系統,描繪“智慧醫療”新圖景,彰顯了華康醫療在醫療健康領域可持續發展中的時代擔當!
最新案例